close

 「造罪苦切身」,「切身」就是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,如影隨形,逃也逃不了。生與死,都是自己造的惡業、罪過,只要有業報,就必須要受盡六道輪迴之苦。

 

  過去,有個男子娶了兩位太太:大太太膝下無子,小太太不僅年輕貌美,又生了一位容貌端正、模樣可愛的男嬰。由於丈夫非常喜歡小太太和小兒子,大太太因此心生嫉妒,意圖要謀害小男嬰。於是,大太太天天去抱他,並且對外宣稱自己疼愛這個小男嬰勝於自己的親生骨肉,因此家人們根本沒有起任何疑心。

 

  就在小兒子大約一歲時,大太太找到下毒手的機會:她用針刺入小男孩的腦門,並且深入顱內的皮肉。小男孩啼哭不止,也不再吃奶,一家大小都不知道原因,七天過後,小男孩便命終了。小太太傷心欲絕,肝腸寸斷,急欲找出原因,經過多方查證後,逐漸懷疑大太太是殺子的兇手。由於喪子之痛,加上有仇未報的感慨,尋即命終。心懷怨結而死的小太太,命終後,為報殺子之仇,便投生當大太太的女兒,不知詳情的大太太自然對她疼愛有加。然而,女嬰才一歲就命終,令大太太每日端坐不食,悲慟號哭更勝於過去的小太太,這就是所謂的「報應」,一方面來討債,二方面使自己的精神承受最大的打擊。

 

  往生後的小太太,連續七次投生為大太太的小孩,每次都活不到幾歲就往生。在最後一次投胎時,小女兒長得比以往更端莊,但是在十四歲那年,出嫁前的夜晚又不幸命終。大太太憂傷悲惱,終日啼哭,時時看著棺材中的屍體,不說話也不進食。奇怪的是,已死去的女兒,居然容顏氣色比生前更加煥發,使得大太太更是依依不捨。

 

  過了二十幾天,有位阿羅漢聖者,因與兩位太太有宿昔的法緣,知道這件事後,就藉此因緣度化二人。於是聖者前往這戶人家托缽乞食,大太太命令婢女盛一缽飯供養聖者,聖者不肯接受,並告訴婢女,希望能見到她的主人。大太太自認憂悲苦惱的模樣,無法見人,因此命令婢女供養後就請他離開。然而婢女數次請求,聖者仍不願離去,堅持要見主人,大太太知道後,雖感無奈,也只好請聖者進來。

 

  聖者看見大太太蓬頭垢面、憔悴不堪,於是問大太太:「為何如此?」大太太說:「我前後生了七個女兒,都非常黠慧可愛,卻一個個死去。最後這個女兒,在要出嫁時也死了,實在令我愁憂悲惱,痛不欲生!」聖者問道:「家中過去的小太太是因何而死?」大太太聽了非常震驚,心想:他為何會知道這件事?聖者說:「等梳理完,就告訴妳。」大太太迅速地梳理完畢後,聖者又問:「小太太是為何而死?」這時,她緘默不語,心中感到萬分慚愧。聖者說:「妳殺了小太太的兒子,讓她愁憂悲惱至死。因此,她前後七次投胎成為妳的小孩,成為妳的冤家,意圖也讓妳悲慟憂傷而死。妳現在可以再去探視棺材中死去的女兒,看看是否還完好如初?」大太太一看,屍身居然已經臭穢腐爛,令人難以靠近。聖者問:「如此不淨之身,妳何以貪戀不捨?」大太太感到慚愧至極,便立刻將她埋葬,並請求聖者為自己受戒。

 

  次日,大太太依聖者指示,前往寺中受戒,然而小太太卻化作毒蛇,擋在途中,想咬死大太太。由於毒蛇擋路,大太太無法前行,天色又已漸晚,不禁心生怖畏,心想:我要去受戒,這條蛇為何一直擋住去路?聖者知道後,立刻前往大太太的所在處,大太太一見到聖者,便歡喜地恭敬頂禮。聖者告訴毒蛇:「妳為報殺子之仇,前後投生作大太太的女兒已經七次,彼此互結冤仇,來生勢必又將互相仇害,如此相害無有窮盡。不過儘管如此,這些罪過猶可度脫,但如果妳現在障礙她受戒,障人受戒惡報甚大,將生生世世墮入地獄,無有出期!」毒蛇聽聞聖者的開示後,知道宿世的因緣果報,心中的煩怨委屈剎時冰銷,低頭思惟不已。

 

  聖者觀察他們得度因緣已經成熟,即為一人一蛇祝願:「由於宿世的業緣,互相惱害報仇。現在彼此應當解冤釋結,不要再惡意相向,過去所造的種種罪過,從此悉皆滅除。」最後,她們互相懺悔前愆,蛇因聞法功德,旋即命終捨去蛇身而投生人道,大太太則聽聞聖者開示後,心開意解,追隨聖者受戒,從此精進修行,證得須陀洹果。

 

  所以只要造了惡業,這個業是如影隨形。例如:琉璃王殺釋迦族時,神通廣大的目連尊者,將五百童男童女,送至天上避難,沒想到等到戰爭結束,將他們帶回人間時,這些童男童女早已化成血水,真正是「造罪苦切身」。不了解這些道理的人,認為台灣不安定,要移民,其實不僅台灣的人有貪瞋痴,全世界的人都有貪瞋痴,沒有不造惡業的地方。所以要想找淨土,在外東求西找是找不到的,而是要在自己這念心上返照,知過改過,眾善奉行,消除自己的惡業,心清淨,處處都是淨土,這才是真正的解脫。

 

  除了知過改過外,還要「當勤策三業,恆修於福智」。「當勤策三業」,「勤」是四正勤: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;「策」是鞭策、警策。所以「當勤策三業」,也就是時時刻刻以四正勤來策勵自己的身口意三業,不僅白天要精進,晚上也要精進,二六時中都要精進。並且能隨時檢討身、口、意三業是否清淨:心中只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這是意業清淨;口不兩舌、不妄語、不綺語、不惡口,是口業清淨;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,是身業清淨。修行若能隨時警策自己精進用功、三業清淨,這是屬於消極的層次。倘若能時時心生善法,勤修戒定慧,乃至於修六波羅蜜。如:口不但不說四眾過,還要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;身體不但不犯殺盜淫,還要修一切善、無善不修,度一切眾生、無眾生不度;所以不僅自利又能利他,進一步建功立德,這就是修行的積極層次。

 

  「恆修於福智」,「恆修」就是時時刻刻修福修慧,持之以恆。做任何事情有恆心是很重要的,否則一曝十寒,始終很難成就。所謂「精進心易發,長遠心難持」,因為精進心遇緣則生,但要保持長遠心,就必須要有恆心。像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恆修福德與智慧,不論順境、逆境,白天、晚上,二六時中時時刻刻廣集福慧資糧,時時刻刻不離開善法。現在一般人沒有這種大願,心想修行都已三、四年,卻還有那麼多的煩惱,不但沒有證到三昧,也沒有成道證果;或者出家沒幾年,就覺得時間太長了,這都是沒有恆心。所以修行要有恆心,才不會起無明、生煩惱,修行若沒有恆心,只想要速成是很難有成就的。禪宗雖說:「放下屠刀、立地成佛」、「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」,這都只是契悟這念心。契悟了,還要保任,要使身口意三業清淨,就不是那麼簡單了。

 

  因為過去造了很多惡業,心當中有很多習氣、妄想,所以要一下子不想,偏偏會想;有些事情,告訴自己要放下,偏偏就放不下;告訴自己要精進,偏偏就想偷懶;告訴自己不說他人過失,偏偏要說,這些都是習氣。所以修行就是要去除心當中的習氣,生處轉熟、熟處轉生,要想達此目的,絕不是一兩天就能改過,所以《楞嚴經》云:「理則頓悟,乘悟併銷;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。」在理上可以頓悟,頓悟了以後,要乘悟併銷,因為習氣煩惱很多,必須要因次第盡,慢慢從日常生活中薰習,無明、煩惱才會慢慢轉識成智。佛法裡有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見惑很快就能斷掉,但是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就要慢慢在日常生活上磨鍊,所謂「靜中養成,動中磨鍊」,真正的菩薩行,就是藉外面的境界來磨鍊自己、成就自己,這就必須要有恆心。

 

  有些人今天修完明天就不修了,認為已經發心過了,為什麼還要再發心?要知道發心就是善法,修善法可增長自己的福報,天天發心,才能廣積福德資糧,就好比世間人喜歡銀行裡的存款愈多愈好。所以時時刻刻要起善念,要念念不斷,不是今天拜佛,明天就厭煩了,明天念佛,後天就厭煩了,這就是沒有恆心。如果懂得這些道理,就要有恆心。像普賢十大願,一為禮敬諸佛,怎麼禮敬?虛空界盡、眾生界盡、眾生業盡、眾生煩惱盡,我此禮乃盡;而虛空界、眾生界,無有盡故,我此禮敬亦無有窮盡,念念相續無有間斷,身語意業無有疲厭。

 

  盡虛空、遍法界,乃至於眾生界無有窮盡,自己禮拜、懺悔亦無有窮盡。常隨佛學也是一樣,學佛的身口意,學佛的因、果、事、理,學佛的定力、智慧、慈悲,就能廣集福慧資糧。所以佛菩薩要度盡眾生,我們也要廣集福慧資糧度盡眾生,念念相續無有間斷,身語意業無有疲厭,虛空界盡、眾生界盡、眾生業盡、眾生煩惱盡,我此隨學乃盡,虛空界、眾生界無有盡故,我此隨學亦無有窮盡,念念相續無有間斷,身語意業無有疲厭,這樣子發願,就是持之有恆,所以菩薩是以誓願持身。

 

  「恆修於福智」,「福」就是善法,「智」就是智慧,福慧雙修,福慧圓滿,就能圓成佛道。理上是知道,但事上的行持,離佛的福德和智慧還差得非常遙遠,所以不要認為自己已經修了很多福報,而是要時時與佛菩薩看齊,檢討自己究竟有多少福德?所以除了修戒、修定、修慧外,還要修福德,修福德就是要修善法,有善法才有福報。福報善法從哪裡去求?在道場當中、在眾生身上、在工作當中去求,所以人就是要有工作才會有福報。百丈禪師說: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;釋迦牟尼佛雖然福慧已經具足,卻還是幫盲眼比丘穿針、補衣服,所以不要嫌福報太多,而要覺得福報不夠,有了福報自己不用,還可以布施給更多人,使大眾都能沾到自己的光明,所以要恆修於福智。

 

  無論是世間上的善法、出世間的善法,都要積極去修。古德說:「不因善小而不為,不因惡小而為之。」所謂「聚沙成塔」、「集腋成裘」,「小兵立大功、小錢做大事」,福德是從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的,由小善變成大善,來成就福報。例如:要建大寺廟需要很多錢,就要由許多人出錢出力,隨喜讚歎,點點滴滴發心才能完成,等道場建好了,也就成就了一個很大的福報。可知福報是從小善聚集而來,故「不因善小而不為」,小小的善法積多了就是光明。相反地,「不因惡小而為之」,如古人說:「滴水可以穿石」,一點一滴的小水滴,可以穿透大石。同樣地,雖只是小小的過失,累積起來就會失去光明,心當中就會變成黑暗,黑暗久了就成地獄。而小小的善法累積愈多,愈走就愈光明,就是淨土,最後必能得到解脫,所以善法是無窮盡的,必須「恆修於福智」。

 

  「智」就是要修智慧,有世間的智慧和出世間的智慧,所以佛法不但要淨化三業,長養慧根,還要修習世間上的方便智慧。方便智慧是從經驗、學習當中得來的,而本具的清淨智慧,是不斷地回光返照,使心清淨,所以是從無漏當中得來的。除了本具的智慧以外,世間上的智慧也很重要,所以菩薩向五明處學,所謂五明:有內明,是屬於本具的佛性、慧根,這是出世間的智慧;另外是工巧明、醫方明、因明和聲明,這些都是世間上的智慧,用世間上的智慧,也能成就出世間的道業、功德。

 

  佛法中有俗諦、有真諦,福德是屬於俗諦,智慧則是屬於真諦,所以人也不能離開俗諦。佛經說:「有為虛假」,雖然我們所作所為都是屬於有為法,都是假相,但是若離開它,佛道也難成。例如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、穿衣吃飯,誦經拜佛,乃至於研經判教,這些都屬於有為法,都是一些假有,但若把這些有為法通通捨掉,要想成佛、成道是很難的事情。

 

  無為法是真空涅槃、無上菩提、中道實相,雖然是實實在在的,但若執著了,則大道難行。想要求真空涅槃、無上菩提,若成執著,也很難契入大道。總之要恆修於福智,細水長流,廣積福慧資糧,因緣成熟了,自然而然就成就道果,這是修行的一種觀念。這種觀念一定要建立,建立了這種觀念,在修行路上遇到障礙,很快就能突破,假使沒有這種正確的觀念,在修行上便容易產生煩惱、困難,只要有一點點不如意,就會退失道心、退失菩提心。

摘自:中台世界--佛說無常經

https://www.ctworld.org.tw/turn/sutra/012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淨 的頭像
    如淨

    如淨的淨心園

    如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