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尊敬的各位同學,大家好。

我們今天分享的是如何才能夠修習佛法的精髓,就是不執著。我們在聽經的過程中,常會聽到「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」。最低層次是要做到不執著,怎麼樣才能做到不執著?具體在生活當中如何去落實?佛陀曾經簡潔又完整地解釋如何修習。就是眼睛,我們的眼看到可看見的一個對象時,只是看;耳朵聽到聲音時,只是聽;鼻子聞到氣味時,只是聞;舌頭嘗到味道時,只是嘗;身體有所接觸時,只是觸。當心中生起一個念頭,例如情緒等,只是清楚地知道它,你不用去理會。為什麼這麼講?如果只是看就是看,聽就是聽,聞就是聞,嘗就是嘗,觸就是觸,起念只是覺察,我們就不會造作出自我。當自我不存在的時候,苦就止息了。

 

其實這個就是一個轉識成智的過程。我們要明白,這個身體是由四大假合、五蘊和合而成的。在父母交合的時候,神識入胎,父精母血,然後生出人身。其中我們要明白,我們有八識,就是屬於心所緣的這八種識,前五識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第六識是意識,第七識是末那識,第八識是阿賴耶識。眼識就是我們的眼睛,當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的時候,這就是眼識的功能。眼睛只是看,它不會去分別,眼睛本身不會去區分,這個是書,還是那個是筆,它沒有這種區分功能。它就像一個照相機一樣,只是單純地拍照。那麼是什麼在區分這些東西?是我們的意識,就是第六意識,在區分大小、高低、香甜、善惡、美醜這些感受。耳識也是一樣的,耳識只是聽,只有聽見的功能,不會區別它是長笛還是鋼琴,它不會去區分,區分也是第六意識在區分。

 

所以相應的前五識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只是從外面的境緣上採集到所有的資料,這些資料就像我們照相機,拍了各種各樣的資料,收集來之後,匯集傳導到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它具有認識、抽象概念的功能。前五識當中,有一識起作用,意識它便會同時跟著一起起來。意識對內外的境界,不分有形無形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,它都有這種比之推測的作用,就是它會因為前五心識的取捨進行認識。譬如說一幅畫,某人看到這幅畫,只是眼識在起作用,能使他引起讚歎的、留戀的,或者回想起跟它類似的畫的這種心理活動,是第六識,意識在取決。相反,如果另外一個人看到這幅畫,感到很厭惡、很不喜歡、很排拒,也是他自己的第六意識在起作用。所以因為人的意識不同,相應的反應就不一樣,第六意識的活動範圍非常廣,意識非常深刻,所有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能夠緣起。

 

第七識是末那識,就是我們常說的潛意識,它是意識的根本,它本身是直取第八識,阿賴耶識的見分,或者是它的某一個種子為我。我們也曾經做過比喻,譬如說就像在大海當中,直取其中的一個小水泡,認為那個就是我一樣。它是我執的根本作用,就是煩惱都是從末那識產生的,我愛、我見、我慢、我貪都是從這裡產生的。它在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,就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所思想、所經驗的所有這些東西,它都有一種剩餘的勢力,以一種種子的方式,攝藏在第八識的阿賴耶識當中。所以末那識在下意識的層面,就會直取這些種子以為我,但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虛妄的,無始以來它都是前念滅後念生,是不可得的。所以就像《金剛經》裡面有三句話說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剎那剎那生滅。但是末那識就是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,因此生起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種種煩惱。它本身並不會造作善惡之業,但是因為它執著自我,就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,所以這個就是我執的源頭。

 

第八識是我們的自性和妄心的一個和合體。當你覺悟了,這個時候阿賴耶識就轉變為我們的自性;迷惑顛倒的時候,它就是妄心起作用。我們在修行當中知道,真正在因地上修行,要從第六識意識和第七識末那識下手,就比較容易入手。第六識是執著,第七識是分別。不分別、不執著,平時在生活當中就要認清楚對象,知道如何處理,不要讓喜歡和討厭的念頭趁虛而入。如果你生起喜歡的念頭,你就很想擁有它;反而你生起討厭的念頭,你就會厭棄它,慢慢地自己就失去智慧,失去智慧種,越來越煩惱。所以自己要在對外境的觀察當中,保持這種了了分明,保持冷靜,不要產生這種自我。如如不動的人在接觸任何外境的時候,他都不會產生自我,能保持平常心,不會被境轉,這就是佛法修行的最根本的核心。

 

我們在行善和布施的時候,這些都是一些輔助的行持,菩薩行,它是為了拔除自我。你不斷地布施,從外財到內財,最後到自己的身口意,我都布施出去。自己不愛笑,人家喜歡你笑,我就布施笑;自己不喜歡做這個事情,人家希望你做,利益眾生,你就去做。最後把自己的觀點、自己的所有、自己的欲望,全部都拔除掉。持戒和修定是為了調伏自我,你在持戒和修禪定的過程當中,就不斷地把這個我化掉。修般若智慧是為了徹底地打破自我,通過智慧的觀照能明白。所以每天怎麼樣守護住自己的六根,控制好一切,我們的修行就圓滿了。由於沒有執著,因此就不會有我和我所有的這些概念,這是最重要的。

 

為什麼有的人會犯戒?就是因為他有執著。如果沒有任何喜歡或討厭的事情,他就不會犯戒。所有犯戒的人都會心散亂、心不定。你沒有守護好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這幾根,自然而然你就會執著某些事物。你執著外面的色,可能淫心動,就會犯淫戒;執著外面的東西起貪心,就會犯盜戒;執著自己瞋恨的念頭,可能就會犯殺戒。你不執著的話,不犯這些愚癡的行為,你就會慢慢地打開自性的光明。

 

所以佛陀曾經教導我們,說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。前兩句我們都了解,不需要講解。自淨其意就是讓我們在面對任何境界的時候,都不要去執著,不要去擔心外面的各種境緣。我們在生活當中,隨著我們心智越來越成熟,你的見識越來越廣,心胸越來越開拓,自我的能力越來越提升,責任感、使命感,各種處理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大。慢慢地,我們講一個越成熟的人,他越不執著,越淡定,越能看得破、放得下。很多幼稚的人,這也不行,那也不行,最後執著的都是自己那些虛妄的東西。

 

所以當我們不再執著的時候,你就不會背負生活當中的很多負擔和痛苦,你就會活得越來越自在,越來越輕鬆。我們執著善和惡,就像背負珍寶和岩石一樣。雖然珍寶很有價值,但是你背在身上,也是非常沉重的。所以善惡都不要執著,不要放在心裡,心裡一旦有任何一點執著,就會被困在裡面。

 

所以到最後法都要捨棄,《金剛經》裡說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非法是指我們所有的世間法,全是虛妄的。你看你忙忙乎乎一生,再大的名利、再大的權勢、再多的房產,擁有再高的學歷、地位,家親眷屬,你也要放棄,這是指非法。而前面的法就是指佛法,最後佛法也要放下,回歸到自性本性當中,什麼都沒有。但是什麼都沒有,它又能生出萬物,就像惠能大師所說的,我們的自性本自清淨。清清淨淨,但是它又能生萬法,這是很不可思議的。所以心的每一個起心動念,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綁住,如果始終固執在自我的感受和想法當中,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痛苦和矛盾。

 

所以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當中說:「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。無有恐怖。遠離顛倒夢想。究竟涅槃。」怎麼樣才能夠心無罣礙?我們常常要以「緣起性空」觀照自己的生活,了知諸法本無自性,並以「止觀雙運」常常訓練我們這個心。

 

「止」就是放下,「觀」就是看破。將空性的這種智慧,引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,常常訓練我們這個心,放下執著,不要用自以為是的感覺去分別。如果我們的心能夠很鬆弛、很包容,不在意、不計較,不攀緣任何外在的境相,就會很坦然,慢慢地心靈就越來越空虛。空,就能夠廣大;虛,就能夠包容萬物。如何把心收住,因為心常常攀緣外面的各種境界,給它收回來,就選擇一個所緣境,就是讓這個心像馬一樣,給牠拴在一個樹上,牠就不亂跑。

 

我們淨宗最殊勝的所緣境,就是給它阿彌陀佛這句佛號。你心一往外跑的時候,就給它放到這句佛號上,眼睛一看到不如意的事情,馬上起的念頭,眼根所看的給它轉成阿彌陀佛;相應的,耳也是,鼻也是,舌也是,眼耳鼻舌身都是如此。一點點就休止住自己妄動的心,心一開始波動得很大,像一塊很大的石頭扔到湖泊裡,會掀起很大的波浪。慢慢地,它就會越來越靜、越來越靜。讓心安住到所緣境,就是這句佛號上,不讓它亂跑,你也不去分別好與壞、善和惡、美與醜,你的心就真正地安住,心也真正地能夠靜下來,能夠持戒。對於初學來說,我們儒家常講: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用這種持戒的方式,幫助我們少看、少聽、少講、少做,少向外散,少一些妄想,煩惱自然而然就少。煩惱越少,心越淨,越容易入定,越能夠明白諸法無我和那些空性的智慧。所以我們對外面的境界,不要刻意地去注意它和理會它,聽其自然,不要隨它轉。

 

不隨轉,並不是說在生活當中自己就變成一個石頭人,什麼都不知道,不是這樣的。我們在轉識成智,這個智,我們講是般若智慧,就是要把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。

 

眼耳鼻舌身,這是有漏的前五識,當我們開始行菩薩道,做普利一切眾生的事業的時候,可以就像佛陀那樣,現種種身教化、說法,身行言教。就能夠用自己的身語意三業來利樂一切眾生,上成佛道,下化眾生。在這裡明明瞭瞭地清楚,但是不去分別和執著。有漏的第六識就可以轉成妙觀察智,觀察諸法的本質,能夠真正地轉凡成聖。妙是巧妙;觀察,觀是觀照,察是察看,能夠契理契機地、恰到好處地去幫助眾生。第七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,能夠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,生起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的這種智慧,就沒有執著我,不再有我執。最後把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,就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。能夠不被染著,像一面大鏡子一樣,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地洞照萬物,性相清淨。

 

我們修學淨土的同學要知道,我們轉識成智是阿彌陀佛,在臨終的時候,拿蓮花來接我們的時候,那蓮花是我們現在,發心信願持名,想往生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的七寶蓮池裡就長出一朵蓮花,上面有我們的名字,在我們臨命終的時候,阿彌陀佛就拿著這朵蓮花來接我們。蓮花打開,我們進去,是我們的神識進去,我們這個軀殼、身體就不要了,留在娑婆世間。神識進到蓮花苞裡,蓮花合上,阿彌陀佛帶著這朵蓮花,就要給我們領到極樂世界,西方淨土,我們是在蓮花苞裡就完成了轉識成智,這是非常殊勝的。蓮花打開,我們就直接見佛聞法。

 

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當中,對放下執著要時時觀照。自己往往很執著,但是卻沒有意識到,所以修行很不容易。當你察覺不到自己修行的問題,確實沒有辦法提升和改進,時間就白白浪費了。因為我們在娑婆世間壽命是很短的,人生自古七十古來稀。我們現在的整個時間段,七十歲是一個均壽,平均的壽命,大部分四五十歲得各種病的,就會走掉。所以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。怎麼在這個有效的短暫的時間當中,完成我們移民極樂世界的使命,就是我們能夠在極樂世界註冊,拿到往生把握,這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其他都不重要。其他生活當中的這些瑣事,人我是非、貪瞋癡慢、名聞利養,真的是要趕緊放下。自己放下得越早,自己得利益越快。身子留在世間,能夠發心為眾生做事,要全力以赴地去做。當我們全心全意地去護持佛法,全心全意地為一切眾生做菩薩事業的時候,這就是在修往生極樂世界的福德資糧。沒有福報的人想靜修都很難。我們有一個同學就是,看到靜瑜靜修也很歡喜讚歎,就也想靜修。旁邊有同學勸他,說覺得他現在不適合,他不相信。辭職之後,自己回家靜修,不到幾天就很痛苦,很多煩惱的事情。在他靜修之前來請問靜瑜,靜瑜就有跟他講,我說:任何事情都隨因緣,不要自己刻意地去創造什麼因緣,那樣的話就是攀緣。當你時節因緣到了,佛菩薩就會安排你相應的事情,自己不要刻意地去找。福德不夠,你的心不能定,佛號念不了,各種昏沉、掉舉、障礙都會出來,所以自己要明白。

 

在生活當中,工作當中,修行當中,接人待物當中,要常常觀照自己的心有沒有執著。執著自己的想法,這是最可怕的,比執著外面的財、外面的物、外面的人更可怕。因為你執著某個人,有情執;執著某一樣東西,有貪財、貪物的這種習氣,這些你能夠覺察到,你會容易放下。但是當你執著內心的某一種很頑固的想法的時候,我們講這是屬於見惑,見惑裡面有身見,有邊見,有見取見、戒取見,還有邪見。尤其是第二種邊見,是對立,當你跟身邊的人發生對立的時候,一定是你在見惑上迷惑顛倒,不能夠自拔,太執著自己的見解,執著到自己都不認為,自己在執著自己的見解。別人所有的意見聽不進去,不能夠在一個團隊當中,跟大眾和合相處,令大眾生煩惱,這是很難修六和敬的。當然大家都可以忍讓,都可以退一步,都能夠包容你,但最後墮落的是自己。當時間久了,大家都知道,這個人是太頑固了,不可救藥,誰的意見都聽不進去,所有做法都是按照自己的來,不管對與錯,就是強烈的邊見。這種見地、見解很深的人,是沒有辦法念佛的,沒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的。因為往生極樂世界,一定要把見煩惱和思煩惱伏住。

 

見煩惱是屬於理障,思煩惱是屬於事障。見惑八十八品,思惑八十一品。祖師大德給歸納為五類,這五類我們要逐一對照。身見,自己是不是貪著自身?我們很多義工不是很貪著自身,能吃苦、能修行,通宵達旦不睡覺,拜佛念佛。但是一到跟人相處的時候,邊見就起來了,種種對立都出來。表面上笑呵呵的,態度很好,實際上永遠都是「對不起,我還這樣」,讓大家就對他無可奈何。修到最後,修成佛油子、佛混子,完全是教理不通,走到邪知邪見上。見取見和戒取見是屬於成見。成見就是我對這個人、我對這個事,有很強的自己的這種成見。譬如說我以前認為這個人很差,過幾年我認為他還是很差。實際上人都是在變化的,你不能用以前的老眼光,去看某些人或者某些事。放下成見才能夠真正地把自我打開,把各種心結打開。靜瑜在跟義工相處的時候,也經常會勸,有的義工就說:「老師,這個人不怎麼樣。」我說:「人都會變的,你不要用過去的眼光去看他。」成見太深,也沒有辦法跟大眾和合相處,沒有辦法行菩薩道。真正行菩薩道,只能是轉識成智。你看你在轉末那識的時候,它是轉成平等性智。怎麼平等?你放下成見,它就平等了。你能夠妙觀察,觀察到這個人邊見很深,你不跟他對立,你繞道走;否則你一跟他接觸,他就會起衝突。我們與其這樣起衝突,還不如就是避開,他做他的,反正也勸不了,我們自己修自己的。什麼時候有機緣,什麼時候再去勸,什麼時候再去幫助他提升。因為「善相勸,德皆建」,這個「善」字就包含有無量無邊的智慧在裡面,否則你就是不善。不善的話,德就不能夠皆建。自己要明白這些道理。常常勸自己,常常明白,你心裡就沒有罣礙,就確實像《心經》裡所說的,你就遠離所有的那些顛倒夢想,最後能夠證得真正的佛果。

我們今天就分享到這裡,感恩大家。阿彌陀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淨 的頭像
    如淨

    如淨的淨心園

    如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