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愛的謳歌

 

世間對愛情頗多溢美之辭,如「只羨鴛鴦不羨仙」。 意思是,只羡慕像鴛鴦一樣,與愛人攜手同老,相伴終身。除此,就算是天上的神仙,超越三界的佛陀,給我,我也不羡慕。

 

欲界生命都耽著情愛,有一首詞說:「問世間情為何物,直叫人生死相許。」

 

這句話出自元朝詞人元好問的《摸魚兒·雁丘詞》。西元1205年,16歲的元好問趕赴並州應試,途中遇到一個捕雁人。捕雁人告訴元好問,他今天設網捕雁,捕得一隻,另一隻脫網而飛,豈料並不飛走,而是在他上空久久盤旋,最後竟從空中直沖而下,墜地而死。

 

元好問聽後心緒難平,便花錢買下這兩隻雁,將它們葬在汾河岸邊,壘上石頭做為記號,名「雁丘」,並作了流傳至今的《雁丘詞》。

 

不僅世間之人都期望值遇這樣一位知音:與他(她)生死與共。

 

經常有一些大學老師和學生問我:「你讀過倉央嘉措的情歌嗎?對此,你有什麼看法?」

 

我回答:「還未出家之時,我在讀甘孜師範學校時讀過,出家以後也看過。原因是,倉央嘉措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詩學家,深諳詩學的精髓,用詞非常之美,一般人無法效仿。

 

我理解他的詩有內外密三層意義。從外義而言,它闡述了男女之情,但它的內義和密義,多數人卻無從瞭解。比如,他在一首詩中寫道:

 

白色的仙鶴啊   不會去遠方

 

有一天   它會從理塘歸來

 

當時,人們不知道白色仙鶴之義,以為又是一首情歌。後來才發現,第七世達賴喇嘛降生於理塘。所以,倉央嘉措在寺院時,表面上,他一直在思念遠方的情人,實際上,他的每一首詩,都隱含著對當時藏地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預言,並對未來的變異作了授記。

 

他在一首流傳甚廣的詩中寫道:

 

曾慮多情損梵行,入山又恐別傾城。

 

世間安得雙全法,不負如來不負卿。

 

人們可能奇怪,這樣的詩怎麼會出自一位藏傳佛教著名大德之手?事實上,他的這種特殊的顯現,對世人具有一定的意義:欲界中人,都難免對異性的貪戀,通過他的情詩,人們被引入他的世界,由此因緣,緩緩種下解脫的善根。」

 

綜上所述,自古以來,多少人讚美愛情!為之謳歌,為之傷懷。尤其在人們年輕時,會認為這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,為之深深嚮往。

 

愛的分類

 

愛有幾種,在一切有部的經典中,愛分為貪愛和敬愛。貪愛是以煩惱染汙的心、以貪欲和渴望來愛一個人;敬愛是對佛菩薩、對法寶、四諦與解脫道的希求和渴望。

 

《大般涅槃經》也說:「愛有二種。一者餓鬼愛。二者法愛。真解脫者離餓鬼愛。憐湣眾生故有法愛。如是法愛即真解脫。」

 

愛有凡夫的愛,又叫餓鬼愛,是充滿欲求、永無饜足的愛;還有一種叫法愛,法愛和敬愛相同,是清淨、沒有煩惱染汙的、通往解脫的愛,它是完全的付出,沒有絲毫的佔有欲,又稱之為大愛。

 

古人說:「愛的感覺,是溫暖;愛的語言,是正直;愛的心地,是無私;愛的行為,是成全。」但事實上,愛,究竟是否正直無私?在經歷了從少年到老年的人生歷程後,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。

 

人與人之間所謂的愛情,歸根結底:

 

它不是無私的,而是自私的;不是為了他人的福祉,而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樂;它不是正直、溫暖的,而是有條件的、痛苦的;它建立在對方對我的行為上,一旦這個前提條件變化,自己的情感就隨之變化。

 

但人們對此視而不見,依然被世間對愛的讚美所迷,徒然追尋著永恆的愛。

 

按照巴利文和梵文,愛有多層涵義;在藏文中,愛和喜歡難分伯仲。在一些電視、電影和 小說中,將愛渲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,認為如果沒有了愛,生命已然失去了意義。

 

世人真的非常可憐,所謂的愛只是一種虛妄、顛倒的幻覺,一種自心的執著。除此之外,並不存在一個真實的愛。

 

愛的作用

 

它讓人痛苦。為什麼說它讓人痛苦?最初,人們彼此迷戀、貪執,這種感情一旦成熟,就會結婚成家。有人分析,「結」的右邊是「吉」,左邊是 「絲」,吉祥一旦被絲纏裹,頭緒萬端,剪不斷,理還亂時,就叫「結」 。「婚」是說見到女人頭就發昏,頭腦已不再清醒,不見真相。

 

所以,男女成婚,本是吉祥,然而,有諸多執著之絲將其捆綁,情緒和心智受其影響,失去了辨別和取捨的能力。就這樣,一天又一天混混沌沌地過著,直至吉祥和快樂一去不返。

 

人們最初可能不承認這個事實,他們認為,結婚是人生最快樂、美好、令人憧憬的事。我到城市坐計程車,司機看見我上車,就說:「啊,你是出家人!那你很痛苦啊,你不能結婚啊!」

 

愛的本質

 

首先,愛是無常的。

 

但我們以為它是永恆的,一旦它變化了,我們就會感受到巨大的挫敗,如同一種神聖的信念被摧毀了一樣。

 

世間有一句話叫:「夫妻本是同林鳥,大難臨頭各自飛。」

 

佛陀也說:「三界之中,獨來獨去。」三界中的生命,都是獨來獨往,隨業風飄蕩。只有業力 如影隨形,伴隨著我們離開此世,除此之外,我們不可能與任何人同生死、共病痛。人們雖然信誓旦旦,要白頭偕老,但實際上,他們更多的是在一起爭吵不休、感受痛苦,直到無常到來。

 

《紅樓夢》中,林黛玉一邊掃花,一邊唱著《葬花歌》:「試看春殘花漸落,便是紅顏老死時。一朝春盡紅顏老,花落人亡兩不知。」

 

這是一首非常好的無常歌。春花初放之時雖然芬芳美麗,到了秋天卻枯葉遍地;青年時代雖然紅顏貌美,但很快就會滿面皺紋、白髮蒼蒼。終有一日,會花落人亡。但人們還年輕時,似乎完全忘記了他們會死。

 

佛陀在《長阿含經》裡說:「恩愛無常,會合有離。」但世人沒有無常的觀念,總覺得,你原先對我很好,為什麼現在變成了這樣?

 

從前你青春紅顏,為什麼現在不復是從前的模樣?

 

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:佛陀在因地時,為度化眾生化現為一個嫖客。第一天,他賜予一位名妓無價之寶;第二天,他付給黃金飾品;第三天,他僅付白銀。妓女不服,狀告國王。佛陀說:

 

「她出賣的嬌軀,在一天天衰敗,價值當然一跌再跌。如同鮮花已經凋零,蜜蜂不再彙聚。人們的愛戀之情也是如此,哪一個人不是喜新厭舊?一切因緣 所生法都是刹那生滅的本性。年少翩翩,會被衰老磨蝕,最終,壽命也會被死亡侵奪。萬法無常,那些不知生老病死之痛苦、徒然毀壞自己肉身的愚者,所迷戀的女人的身軀,無非是筋絡下一堆骨架而已。有智之人,誰不知曉貪戀女人身體的過失和愚癡?」

 

聽了這番話,國王讚歎不已,妓女也從此終止了賣笑生涯。

 

的確如此,人到了四五十歲時,才可能基本瞭解愛的真相;六七十歲時,已經非常明白了;到了八九十歲,已經徹底洞穿了它的本性。但那時,他已將離開人世。回顧人生,想起他二三十歲時,曾經那麼癲狂、那麼愚癡,對他年輕時的心行,他可能會深深地悔恨並呵斥。

 

其次,愛的可能會變成一種憎恨。

 

佛陀在《增支部》中說過:「愛可生愛,亦可生憎。」表面上,它是一種愛,但這種愛,會產生一種深刻的仇恨。為什麼人們對所愛之人會有強烈的執著 和控制欲?在他們的情感中,對所愛對境的嗔恨之心,也許遠遠超過關愛之情。

 

如果沒有感情的糾結,他們的關係也許平和如水;一旦愛恨交加,則今天欣喜若狂, 明天可能會墮入痛苦的深淵。乃至他們的關係依然持續,這樣的日子就不會終結。

 

愛和恨之間,相隔只有一瞬間。莎士比亞在《英雄叛國記》中說:「最親密的朋友,一瞬間就變成不共戴天的敵人。」

 

的確,原來海誓山盟之人,可以以愛的名義,拔刀相向、毀容、把所愛之人變成殘疾。這樣的新聞,在各個國家的媒體中都時有耳聞。所以說,愛的背後,隱藏著一種特別可怕的憎恨。

 

每個人在成長之初,都會暗暗地幻想、期盼他的另一半在人生舞臺上出現。可是,一旦那個人出現,充滿糾結和煩惱的生活也就從此開始。只有依靠自己,才能在漫長的生活中,漸漸領悟愛的真諦。

 

第三、愛的本質是痛苦。

 

佛陀在《法句譬喻經》中說:「愚以貪自縛,不求度彼岸。」愚蠢之人用貪欲作繭自縛,不求真理,不求解脫的彼岸。

 

年輕人不懂感情的痛苦本質,以為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、快樂、永恆和具有意義的,其實不然。很多人無法忍受它帶來的悲傷、沮喪和絕望,最後,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 

《楞嚴經》云:「如不斷淫,必落魔道。」如果不斷淫欲,即使修行,最終,也必定落入魔道之中,不可能解脫。所以,我們應該瞭解,不僅在現世,人們會感受它的痛苦,未來,它還會帶給我們生生世世的輪迴之苦。

 

第四,它是心的幻象。

 

當分別心的執著越來越嚴重時,本來是虛幻之法,卻被視為真實不虛;本來不美,卻視為美好;本來是遺憾和缺漏的,卻視為完美;本來無有任何意義,在我們的眼裡,卻意義非凡。

 

所以,它是我們心中所現的虛假、顛倒的幻象,是我們的心念一手締造的產物。所謂的感情,完全是心的一種幻化,而心的真實本性,猶如虛空一樣,遠離了一切概念。我們分別念捏造的情感,乃至整個世界,都不在心的光明本性中存在。

 

愛的對治

 

佛陀在《法華經》中說:「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,若滅貪欲,無所依止。」

 

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貪欲,如果滅盡了貪欲,痛苦就會煙消雲散。就像牆已經頹倒,牆上的花紋不復存在一樣。但是,要瞭解並運用滅除愛欲的方法,就要學習和修持前輩高僧大德甚深的教言。

 

很多人對感情特別耽執,實際上你所執著的,只是對方的肉身。在《毗奈耶經》、《大智度論》、《中觀寶鬘論》和《入菩薩行論》等諸多經論中,對人體的構成和心靈的顛倒執著進行了系統的分析,並提供了不淨觀等多種修法,來療癒我們的痼疾。

 

我去泰國時,見到泰國人對屍骨修不淨觀。剛開始時,人們不一定有明顯的感受。但如果經常對著屍骨,觀想它的構成,它慢慢腐爛,終成一具白骨的過程,漸漸地,你會意識到:噢!我對他人身體的愛欲其實是非常愚昧、盲目和不合理的,這種執著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。通過修行不淨觀,許多人生起了一切事物,均為無常變化、痛苦不淨、無有真實本質的理念。

 

佛法中確實有許多熄滅煩惱的方法。而在其他一些宗教中,雖然也有對治煩惱的方法,比如不能偷窺異性的面容,不能接觸異性等,但基本上只是一種戒條,是暫時的自我克制,並沒有佛教那樣完整的理論體系,也沒有從根本上顛覆的修行。

 

如果有人舉手說:感情是美好的、合理的、值得執著和追求的。那我根本不怕。任何一位理論家的智慧,都無法超越佛教的真理。

 

既然是正確、美好的,為什麼會讓人痛苦?只要按照大乘論典的方法一一剖析,誰都會承認:任何一個人,從上到下,從內到外,都沒有值得 迷戀的地方。所謂的愛是無常的、是憎恨、是痛苦、是虛妄顛倒,不值得希求。「愛」只是一種傳統、一種習慣、一種惡業執著、一種習氣而已。

 

從道理上明白這一點至關重要。如果在座的佛教徒發現:「啊!佛陀所說千真萬確,只不過眾生的迷惑和實執太深重了,無始以來,人們都把愛執為實有 啊。」這樣,他們就不會沉迷於它,不會追逐它。無始以來,有無數成就者斷盡了情執,獲得了自由和自在、灑脫和歡樂,抵達了心性光明的終極境界。

 

能否有愛

 

既然按照佛教的見解,感情是顛倒,是一個錯誤。那居家之人是否不能擁有夫妻生活呢?也不是。首先,我們要洞察它的本質,但過正常的夫妻生活是允 許的。對此,佛陀在《大寶積經》、《優婆塞戒經》,尤其是在《善生經》中,詳細宣說了妻子應該怎麼對待丈夫,丈夫應如何善待妻子的內容,前者約有十三條, 後者有五條。

 

《華嚴經》也說:「在家宅中,與妻子俱,未曾暫捨菩提之心。」作為居家之人,和妻子兒女一起時,不能捨棄為了一切眾生的究竟解脫,求證菩提之心。

 

所以,我們並非一概排斥,也不要求所有人都出家。而且,一個特別和合、孝順父母的佛化家庭,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良好的作用。

 

《大般涅槃經》說:

 

「在家之人。有四種法。宜應修習。一者恭敬父母。盡心孝養。二者恒以善法。訓導妻子。三者湣念僮僕。知其有無。四者近善知識。遠離惡人。汝等若恒行此四法。現世為人之所愛敬。將來所生。常在善處。」

 

當今世界的離婚率越來越高,國家民政部在一份資料中說,1990年時,中國離婚人口約有80萬對,2010年,增至196.1萬對,二十年中, 翻了兩倍之多。有的佛教徒在聽聞輪回痛苦、壽命無常等教言後,立馬與家人離婚,出家後卻又很快還俗,這樣輕率、不合理的行為,佛教決不會讚歎和允許。

 

我的原則是,在家人有自己的命運。你還是過一種清淨的居家生活,一邊學佛,一邊做丈夫、妻子的善知識。

 

《雜阿含經》中,有一位天子問佛陀:「什麼人能做商人的善知識?什麼人能做居家的善知識?什麼人能做通財的善知識?什麼人能做後世的善知識?」

 

佛陀回答:「商人之導師,游行善知識;貞祥賢良妻,居家善知識;宗親相習近,通財善知識。自所修功德,後世善知識。」

 

有個又學佛、又心地善良、行持善法的妻室,是讓丈夫從無始以來的輪迴中得以解脫的人。所以,一個非常賢良、貞潔的妻子,是丈夫的善知識。在世間中,我們也看到一些特別美滿的佛化家庭,夫妻相敬相愛,一生行持善法,非常圓滿。

 

家人和睦、諒解、過清淨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。這也是佛教的觀點。

 

大城市中學佛的人很多,他們中的大多數人,即生中不一定能出家,也沒有必要出家。佛陀在眾多典籍中,為在家人宣說了不同層次的居士戒,讓他們以此方式行持善法。只要能如理如法依教奉行,通過上述修行方法斷除心中的貪欲,也會有解脫的機會。

 

由此可見,佛教並非完全提倡離欲。對大多數在家人來說,正常的夫妻生活是合情合理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淨 的頭像
    如淨

    如淨的淨心園

    如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